科学研究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哲学学院师生赴意大利参加第二十五届世界哲学大会

发布日期:2024-08-27    作者:谭悠然     来源: 哲学学院    点击: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日至8月9日,第二十五届世界哲学大会在意大利罗马隆重举行。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师与博士生一行受邀参与此次盛会,并协同承办了政治哲学分论坛,学院师生在大会中展现了学院科研的最新成果,与国际同行展开了深入交流。

学院资深教授江畅作为召集人主持了世界哲学大会圆桌论坛“政治哲学及其与道德哲学的关系”,学院作为承办方之一给予该论坛以大力支持。该圆桌论坛聚集了国内外近五十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二十余场专题报告,李家莲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学院师生代表就相关主题作了论坛报告。

除该圆桌论坛外,学院参会师生还受大会邀请分别在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语言哲学、美学等分论坛或圆桌论坛进行汇报发言。陶文佳老师在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分会场的汇报”Another version of the Liberty of the Ancients”中指出,通过研究萨卢塔蒂的不同作品中对自由问题所表现出的表面矛盾之后,发现这种矛盾实际上体现出的是萨卢塔蒂为了维持国家安全有序而牺牲公民自由的论点。她认为这种对公民自由与国家安全与秩序之间张力的关注,可能会为当代有关自由问题的辩论提供新的启示。

曹元甲老师在美学分会场上发表了题为《从感性学到感兴学——美学的中国转向》的演讲,他认为感兴学从存在论感性学“接着讲”,试图挖掘感性学所欠缺的人文主义意义上的神圣性和超越性维度,从感性学到感兴学的中国转向乃是美学学科向纵深方向拓展的一个新尝试。


庄严老师在在哲学与文学分会场上宣读题为“‘更少’或‘之外’:梅洛-庞蒂与布朗肖的哲学对话”(Moins Que or Au Delà: Philosophical Conservation between Merleau-Ponty and Blanchot)的论文。他认为,文学语言的规定性而言,梅洛-庞蒂以知觉的静默世界为语言奠基,文学在其创生性的言说活动中将主体带回含混而有光晕的原初状态。布朗肖则在文学创作中彻底否定了语言的外在规定性,唯有静默本身在语言中自语。

金天鸿老师在语言哲学分会场探讨了《论哲学中的语言“集置”问题》,他深入挖掘了后期海德格尔笔记中关于计算机中数学、语言使用的观点,并分析了当前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对哲学学科的挑战,演讲抛出的问题在会上受到热烈探讨。


冯子龙老师在法哲学分会场作了题名《哲学和法律之间的张力——人工智能体法律主体地位的认定困境》的报告,他认为法学理论不再完全建立在自由意志这一主体性哲学的基础之上,但哲学家仍然试图由此出发理解法律主体的建构,哲学和法律间的张力导致了人工智能体法律主体地位的认定困境。

哲学学院2022级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生周莹萃,2023级伦理学博士生蔡利平、谭悠然,2023级中国哲学博士生李雨欣随学院教师一同赴罗马参会。参会期间,4位博士生参加了全体大会、圆桌论坛、专题研讨会等多场会议,并在相关分论坛进行了汇报发言,这次宝贵的机会极大地拓宽了博士生的学术视野以及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周莹萃在“政治哲学及其与道德哲学的关系”圆桌论坛上作了题为《利益的矫饰:“虚假的共同体”之虚假性根源——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考察》的汇报,蔡利平在“政治哲学及其与道德哲学的关系”圆桌论坛上宣读了题为《孟子政治权力的正当性思想》的学术论文,谭悠然在教育哲学分论坛探讨分享了《王艮的教育哲学思想探析》,李雨欣在“政治哲学及其与道德哲学的关系”圆桌论坛作了题为《现代新儒家对自我观的探索与重构——以徐复观理论进路为典例》的报告。


据悉,第二十五届世界哲学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学者参会。此次大会由国际哲学会联合会(FISP)主办,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哲学会议,自1900年创办以来,每五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大会共设置5个全体会议、10个专题讨论会和89个专题研讨活动。

这次世界哲学大会不仅为各国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的平台,也为湖北大学哲学学院的学术研究在国际舞台上提供了展示实力与风采的机会。大会期间,哲学学院师生以其深刻的理论见解和严谨的学术态度赢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审稿:陶文佳、阮航)

上一条: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第十七届全国现象学科技哲学学术会议

下一条:湖北省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4年年会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