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2日,哲学学院外国哲学教研室在学院2004报告厅主办了题为“模态论证和可设想性论证”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的主讲人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冯书怡老师,主持人为我院王振老师。由于疫情原因,冯老师本人无法亲临讲座现场,讲座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进行。哲学学院2020级全体本科生和学院部分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与此同时,一些其他高校的朋友们通过线上平台也参与了此次讲座活动。
冯老师首先从形而上学中的“上帝存在的模态论证“讲起,由此说明模态论证在形而上学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作用。接下来冯老师又分别列出和讲解了心灵哲学领域中关于身心分离、反类统一、反随附性等几个经典的模态论证。以这些例子为基础,冯老师指出,有必要对这些论证的可能性前提做出合理的辩护。接着她谈到目前为模态论证中的“可能前提”做辩护的理论有可设想性理论、相似性理论和反事实理论等,进而引出本次讲座的主体内容亦即可设想性理论。
可设想性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可设想性蕴涵可能性。这一核心观点首先面临两个工作任务:一,“可设想性”的定义。二,对该蕴涵关系的证成。对第一个问题的解答根据是否考虑主体的认知局限可以区分为“可设想性=可想象性”和“可设想性=逻辑可能性(理想的可设想性)”两种定义。第二种定义相对于前者避免了“可想象性”招致的反例,不过,由于“逻辑可能性”外延大于“形而上学可能性”,所以还会面临新的反例,比如克里普克的后天必然语句。针对此问题,查默斯尝试用2D语义学拯救可设想性理论。在2D语义学下,任何语句都承担着两个命题,而在命题层面,逻辑可能性(理想的可设想性)蕴涵形而上学可能性遭遇反例的难题就化解了。由此再回到前面的反类统一论证和反随附性的例子,可以将模态前提的可能性辩护推导为可设想性辩护,但这似乎只是把问题暂时往后搁置了一步,因为如何为可设想性辩护依然是个难题。此外,将理想的可设想性等同于逻辑可能性,还会引出如何判断我们的认知能力或认知范围等新的问题。
在讲座过程中,冯老师深入细致地阐明概念和分析论证,并且同时还结合常见的例子和图表把复杂而抽象的理论解释得通俗易懂,生动地为同学们如何“思考和分析哲学问题”进行了示范。在讲座的最后环节,冯老师认真耐心地解答了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与会师生对模态论证和可设想性理论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大家纷纷表示受益颇多并期待冯老师再次与我们交流探讨。本次讲座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审稿人:阮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