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教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中国哲学教研室 >> 教授 >> 正文

姚才刚教授简介

发布日期:2021-09-07    作者:     来源:     点击:




姚才刚,2001年获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哲学专业),现任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近世哲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理事、湖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理事、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暨儒学分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中国哲学、中国伦理学。先后主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北省高校教研项目等,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参加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宣部重大委托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已出版的学术专著主要有《儒家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中国社出版社)、《终极信仰与多元价值的融通》(巴蜀书社)、《刘宗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合编教材有《中国哲学原著导读》(湖北人民出版社)。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伦理学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鹅湖月刊》(台北)、《哲学与文化》(韩国)、《湖北大学学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转摘或作了论点摘编。曾获得湖北省优秀社科成果奖、武汉市优秀社科成果奖以及湖北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先后到美国、韩国、新加坡、埃及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做访问学者或参加学术会议。主要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原著选读”等课程。2012年获湖北大学首届“领航·海华育人奖”,2014年入选湖北大学首届“青年英才计划”。


获奖成果:

专著《儒家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2013年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专著《终极信仰与多元价值的融通》2005年获武汉市第9次社科成果优秀奖;2010获第二届“刘静窗青年教师奖”

经典研读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2013年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

论文《“万物一体”思想的新发展2019年获武汉市第16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0年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论文《明初理学中心学思想的萌芽》2021年获武汉市第17次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

论文《刘宗周的“改过”说及其伦理启示》2016年获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7年获武汉市第15次社科优秀成果奖

论文《传统文化经典研读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获 2015年湖北青年学者论”二等奖。

论文《民生问题的伦理审视》获中国伦理学会2015年年会优秀论文奖。


主持的科研项目、教研项目:

2018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代甘泉后学文献整理与思想研究”。

2011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甘泉学派与明代心学的发展

2009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明中叶至清初的王学修正运动研究”。

2016年获得湖北省高校省级教研项目地方高校人文教育改革研究”。

2007年获得湖北省高校省级教研项目“经典研读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2010年获得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北民生问题的伦理学研究”。

2002年获得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当代儒学发展最新动向”。

另外,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参加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主流价值文化构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学形态与功能的近百年变化与未来展望”、中宣部重大委托项目弘扬核心价值观与继承传统文化研究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启蒙反思’论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伦理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主要科研成果

1.著作类:

专著:《儒家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明中叶至清初的王学修正运动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2009

专著:《终极信仰与多元价值的融通》,四川巴蜀书社,2003年

专著:《刘宗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著作:《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基与意蕴》(与徐瑾教授、肖雄副教授合作),人民出版社,2021年。

教材:《中国哲学原著导读》(与周海春教授、阮航副教授合作),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点校古籍:《唐枢集》(与黄首禄博士合作),武汉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编选文集:《刘述先文集》(十卷本,与郭齐勇教授、胡治洪教授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2.论文类:

明初理学中心学思想的萌芽,《哲学研究》2019年第10期。

“万物一体”思想的新发展》,《哲学研究》2017年第8期。

《刘宗周的“改过”说及其伦理启示》,《哲学研究》2014年第7期。

《王阳明心学的理论缺失及其对中晚明儒学发展的影响》,《哲学研究》2010年第12期。

《甘泉后学唐枢“讨真心”说探析》,《哲学动态》2016年第1期。

《甘泉学派的思想特色及其对中晚明心学发展的影响》,《哲学动态》2013年第6期。

“理-分殊”与文化重建》,《哲学动态》2001年第7期。

《民生问题的伦理学意蕴》,《光明日报》(理论版),2010年11月9日。

《许孚远哲学思想初探》,《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1期。

《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1期。

《宋明理学中的天道性命之说及其伦理价值》,《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5期。

《传统儒家义利观与“中华老字号”企业的经营理念》,《哲学与文化》(韩)2009年第6

《论刘蕺山对王学的修正》,《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6期。

《论刘蕺山晚年对王阳明心学的辩难》,《国际儒学研究》第九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6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基及其实现路径》,《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8年第6期.

《黄宗羲对王门“四句教”的理解》,《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年第2期。

《论罗钦顺对王阳明心学的辩难》,《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3期。

“理一分殊”与儒学重建》,《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一个“五四后期人物”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明儒李材的修身学说与当代人的修身》,《船山学刊》2008年第4期。

《顾炎武的“耻德”观与当代荣辱观建设》,《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理一分殊”与传统思想的现代转化》,《鹅湖月刊》(台北)2014年第7期。

《论刘述先新儒学思想的特色》,《鹅湖月刊》(台北)2006年第10期。

《建构二十一世纪的新伦理学》,《道德与文明》1996年第4期。

“第三代新儒家”刍议》,《南昌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台湾当代新儒学研究概述》,《求是学刊》2001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5期转载了该文的大部分内容)。

《传统儒家慎独学说浅议》,《求索》199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1999年第11期全文转摘)。


上一条:周海春教授简介

下一条:刘元青教授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