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举办“Marx and Heidegger on Alienation through Technology”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5-11-13    作者:冯质瑶     来源: 哲学学院    点击:

11月9日,湖北大学逸夫人文楼D2008教室举行了题为“Marx and Heidegger on Alienation through Technology”(从技术视域看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异化思想)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与湖北大学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主办,国际科学哲学院院士、国际黑格尔学会副会长、克罗地亚扎达尔大学哲学教授Jure Zovko主讲。讲座由副院长陶文佳主持。

Zovko教授以黑格尔“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思想形式”为引,指出哲学的任务是理解并反思时代的精神形态。面对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实,他提出,“异化”已成为理解现代人处境的关键概念。

  在此基础上,他转向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指出现代技术以“集-置架”(Ge-stell)的方式支配世界,把存在者整体纳入可计算、可利用的秩序,从而加剧了人类的“存在遗忘”。他特别强调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肯定:马克思对异化的分析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深层危机,两者在对现代性的批判中具有内在关联。随后,Zovko 教授结合《费尔巴哈提纲》,强调人的本质在于创造性的实践。当技术系统不断吸收并替代人的实践活动时,人类主体性面临新的“数字化异化”。在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技术推动下,人类已进入某种“自我改造时代”,这既带来机遇,也伴随深刻的伦理与存在论风险。他呼吁哲学在技术时代保持反思性,以避免人类被自身的技术成果异化。

  在结语中,Zovko教授回溯了希腊语“τέχνη(technē)”的原义——创制与揭示。他指出,技术本应是“诗性的创造”,而非对世界的支配。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技术的依赖已深刻改变“在世存在”的方式——丢失手机甚至意味着失去与世界的联系。唯有保持对技术的存在论自觉,人类才能在科技浪潮中重新发现自由与意义。

讲座进入互动环节后,现场气氛愈发活跃。多位同学就“人工智能在未来是否会有情感?”“如何处理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黑格尔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异同”等问题与Zovko教授展开热烈讨论。

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师生们表示,Zovko教授的讲授逻辑清晰、思想深刻,不仅拓展了大家对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理解,也为思考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命运提供了新的哲学视角。


(审稿:陶文佳)



上一条:哲学学院举办“哲学研究与学术写作”座谈会

下一条:琴园哲学沙龙系列讲座 | 虚拟人物是否配享道德尊重?